close

    曾經在之前的『《看見臺灣》觀後感〈上〉』一文中分析過《看見臺灣》的標語「看見這塊土地的美麗與哀愁」,但是我對於這句標語的看法,還有一些因為離環境保護這個主題有點遠,所以沒有收在之前的文章裡。這篇番外就是針對當初放棄的論點而寫的,這次的主題是「美麗與哀愁」。

不應該的矛盾感

    不是說「美麗」和「哀愁」這兩個詞有什麼問題─而是這兩個詞在並列之後給人的感覺很有問題。下標者之所以要將這兩詞連用,顯然是為製造一種衝突感。他企圖以衝突和矛盾的用詞加深我們這些受眾的記憶,好把我們吸引到電影院看片。但是,為什麼把「美麗」、「哀愁」連用,會讓我們感覺到不和諧、不對勁呢?美麗是美麗,哀愁是哀愁,好像沒有人規定美麗的東西不能哀愁、哀愁的東西不能美麗吧?甚至,要說「因美麗帶來的禍患而哀愁」或是「由哀愁創造出悲傷的美感」,像這樣的事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發生。美麗與哀愁雖然算不上是一體兩面,但至少是能夠相互轉換的。

    其實,我們會直覺的認為美麗和哀愁是兩種互斥的概念,是肇因於我們的文化傳統太強調生活中幸福快樂的一面,對於生活的另外一面卻總是隱而不談。

    我們覺得只要不去談論像是死亡、毀滅或終結這一類的事,就可以逃離萬事萬物最終不可避免的命運─壞滅。但是正所謂成、住、壞、空,有生必有死,沒有死就不謂生。

 

少女與死神

面對死亡的哀愁 

  在日本作家桐生操的「世界情死大全」中,描述有古代中世紀歐洲的「少女與死神」藝術主題。在這類型的繪畫中,象徵死亡的骷髏站在代表生命和活力的半裸年輕女子身後(或是摟抱著女子),象徵著一切的青春、美麗和生命,最終都難逃死亡。這一藝術題材的目的在於提醒世人,死亡是無處不在、不可逃離的,這種思想一直延續到浪漫主義時期,舒伯特就有一部作品是以「少女與死神」為名。

〈補充:雖然這很容易讓人與《紅樓夢》中的「風月寶鑑」產生聯想,但風月寶鑑主要是告誡世人沉溺於美麗的容顏將導致死亡,與這裡的生命終將難逃死亡有所不同。〉

    歐洲人擁抱死亡的人生觀其來有自。照塩野七生《羅馬人的故事》某一集中的記載,在過去羅馬軍團的凱旋式中,在享受萬眾喝采歌頌的凱旋將軍身後會有一人,負責大喊提醒將軍:「勿忘你只是會死的凡人」。維京和日耳曼系神話的最終也是以驚天動地的「諸神黃昏」〈Ragnarak〉作結。中世紀許多著名的騎士詩歌也是以善惡同歸於盡或是英雄的死亡作結,例如《尼伯龍根之歌》、《羅蘭之歌》、《席德之歌》。網路盛傳喬治‧馬丁《冰與火之歌》最終大結局也是「一道風吹過冰冷荒野,迷霧散開顯現一堆墓碑」;看來就算到了現代,歐美人士對善惡俱亡的結局仍然有著莫名偏好。

北歐仙境傳說的終焉:諸神黃昏  

    其實中國古代也有不少名作是以大滅絕收尾的,中國章回小說四大奇書,《三國演義》魏蜀吳三家歸晉;《水滸傳》一百零八星相繼凋零;《紅樓夢》賈寶玉出家;只有《西遊記》是功德圓滿的Happy Ending,甚至連《金瓶梅》都要給你來個西門慶家敗身死的結局。人生是不可能永遠幸福的,這個道理古今中外皆然。臺灣現在面臨的困境,恐怕與臺灣人耽於逸樂、不願面對生命必然結局的傾向脫不了干係。

 

相關連結

《看見臺灣》觀後感(上) 

《看見臺灣》觀後感(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翟楠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